啞鈴是一種用于加強肌肉力量訓練的簡單器材。啞鈴的用處是用于肌肉訓練,肌肉復合動作訓練。因長期不運動等導致肌力下降的人,手持啞鈴,可利用啞鈴的重量來進行抗阻力主動運動,訓練增加肌力。另外,經常進行力量訓練或者配合啞鈴鍛煉,可以健美身材、增加肌肉,減少脂肪、提高人體新陳代謝率。
使用啞鈴健身是十分好的健身方法,啞鈴健身的好處也是有很多,不只能幫助我們鍛煉肌肉,女士經常使用啞鈴鍛煉還能健美瘦身。
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長期使用啞鈴健身有什么益處。
1.仰臥啞鈴飛鳥
鍛煉部位:整塊胸大肌的外側
動作要領:
a.保持雙肘微彎的固定角度,下放到背平面就可以,上舉時像抱一棵大樹一樣,不是直上直下,沿著一定弧度推舉,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縮。
b.上臂和前臂之間所處的夾角,在舉起或落下時,必須保持在100度~120度和使啞鈴處于肩、肘關節(jié)的平面線上。挺起胸沉著肩,并使用胸大肌處于“頂峰收縮”位置,稍停。
注意事項:向下側分兩臂時,肘部要微屈并低于體側,胸部要高高挺起,內收時要想著胸大肌中部用力,這樣念動一致效果會更好。
2.上斜啞鈴臥推
鍛煉部位:胸大肌、前三角肌、肱三頭肌
動作要領:
a. 仰臥斜板上,兩手握啞鈴置于肩的正上方,雙腳平放地面,肩胛骨向后收緊,脊背挺直貼靠斜板,腹肌收緊,頸部伸直。
b.上舉的時候應該遵照三角形的運動軌跡來,啞鈴應該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。啞鈴幾乎要互相接觸的位置,進行高峰收縮動作要平緩流利,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,還原時動作要慢。
3.坐姿啞鈴單臂彎舉
鍛煉部位:肱橈肌
動作要領:
a:坐在平板上,右手握一啞鈴。雙腳固定在地上,比肩略寬。身體前傾,右手前臂置于右側大腿之上,掌心向下。手腕背部在膝蓋處。
b.盡量降低啞鈴并吸氣。收縮前臂彎舉啞鈴到最高處,頂峰收縮一秒,提示:全程只有手腕運動。
4.啞鈴交替前舉
鍛煉部位:三角肌、側三角肌、胸大肌
動作要領:
a.自然站立,或緊靠45度斜凳站立,兩手各持啞鈴下垂于腿前。
b.把左手啞鈴向前上方舉起來(肘部稍屈),直到高于視線平行的高度。然后,慢慢放下還原原位;放下左手啞鈴同時向前方舉起右手啞鈴,這樣相互交替重復做。
5.啞鈴硬拉
鍛煉部位:臀大肌
動作要領:
a.雙腳左右開立,稍寬于肩,雙手持啞鈴置于身體前。
b.腰背挺直的基礎上,屈膝俯身(也可蹲下)至個人最大限度。
6.啞鈴箭步蹲
鍛煉部位:臀大肌、股四頭肌、股二頭肌、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肉
動作要領:
a.雙手各持一啞鈴自然直臂垂于體側,雙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肩上,兩腳開立與髖同寬,眼視前方,挺胸收腹緊腰.
b.一腳向前邁出一步下蹲使膝關節(jié)與踝關節(jié)在同一垂線上,另一腿向后伸直,重量均勻分布在兩腿上。沉髖、后腿屈膝下蹲至膝關節(jié)接近地面,稍頓循原路還原。
注意事項:上身要始終保持正直,讓重心垂直向下。
7.直立啞鈴彎舉
鍛煉部位:肱二頭肌、肱橈肌
動作要領:
a.身體直立,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,掌心相對,兩肘貼靠身體兩側。
b.以肘關節(jié)為支點,向上彎舉,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,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,稍停。
c.然后控制性還原。接著另一臂做出相同的動作。前臂和腕外旋是為了充分收縮肱二頭肌和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,更好地分離肱二頭肌。
8.啞鈴臥推
鍛煉部位:三頭肌、三角肌、胸大肌
動作要領:
a.平行仰臥在啞鈴凳上。垂直舉起啞鈴。
b.慢慢放下,用時1秒到2秒。降低到平行于胸部的位置。
c.還原到原來的位置。胸部最好收縮一下肌肉。